7月8日下午,2025年广州市建筑领域节能宣传月举行启动仪式。记者了解到,广州去年新开工的民用建筑中,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已达72%,接下来广州将在城中村改造、保障房建设中落地绿色建筑、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技术,打造更多“好房子”,加快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。
出席活动的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唐仪兴表示,要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,全面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转型升级,加快推进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发展,助力好房子、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“四好”建设。“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是广州‘12218’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4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,发展已进入快车道。现在广州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,应用场景丰富,对于绿色建筑、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发展,是难得的历史机遇。”
启动仪式所在的地铁设计大厦,是广州市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领域的标杆项目,入选广东省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,其综合节能率为61.56%,成功通过近零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认证,成为广州市首栋高层近零能耗建筑。大厦通过融合岭南建筑特色与现代节能技术,为高层近零能耗建筑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。
近年来,广州市全面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。2024年新开工的民用建筑中,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达72%,同比增加12%。全市累计建设超低、近零能耗建筑80万平方米。此外,完成酒店、医疗、体育场馆、写字楼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1000万平方米。
十五运会场馆改造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天河体育场打造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馆,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改造成零碳体育场馆。花都、从化推动既有农房规范加装光伏3882栋,并网容量位居全省前列,数倍完成县域“光伏+建筑”应用试点任务。全市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量349.87万千瓦,是“十四五”初期5倍多。广州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府投资民用建筑工程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制度,登记企业获得绿色建材认证证书428份,位居全省前列。
信息来源:广州日报